悠然笔迹>历史小说>这个战国有问题 > 第275章 楚乔的变化
    相比于楚歌的话,当然是燕丹的说法更容易让人相信。

    毕竟他与秦王一起长大,曾经交情甚笃,而楚歌只是大周人氏,最多不过见过秦王一面。

    仅仅是一面之缘,就可确定对方的修为,若是修士都是这么容易被看穿的话,那世间也没有这么多冲突了。

    打不打得过,看一眼就行了,何必亲自动手呢。

    况且秦王的修为,一向是个谜,见过秦王的超凡强者不少,但真正说出来什么的寥寥无几。

    “如今正是送行之时,相国莫要说些丧气话了”,说话的是一名击筑的年轻男子,刚刚在旁大声放歌,引来过往行人的关注。

    这些人都是些城外种庄稼的老农,也不认识这一亭的大人物,见到外面甲士守卫,气势森严,顿时不敢停留,匆匆看上一眼便走。

    “这位是?”楚歌心中隐隐有了些猜测。

    “高渐离,荆卿的二弟”,燕丹介绍道。

    楚歌了然,打量了几眼这位击筑而歌的高渐离,只见他眉宇间有忧愁凝结,显然是真正关心荆轲的。

    “既然牵挂兄长,为何不劝说太子刺秦的想法?”楚歌问道。

    “大兄此举乃是为了燕国上下,为了天下苍生,秦王不死,秦国的虎狼之心不会停止,这世间终会多灾多难”,高渐离义正言辞。

    楚歌默然,对方说的有些道理。

    秦国若是没有秦王嬴政,或许不会像如今这样强大,有鲸吞六国之心。

    六国盟约,能阻拦嬴政的脚步几年,但是同样不是长久之计。

    唯一比较彻底的解决方法便是如同燕丹这样,斩掉秦国的核心。

    只要执掌万世剑的不是嬴政这般天赋禀然的强者,换做胡亥那般的昏庸无道之人,即使秦国再强,也难以有什么作为。

    对于这点,楚歌能做的比燕丹强不到哪里去。

    “楚相国,今日请你前来是为了临行前再见一面,论起天下英雄,相国当据有一席之地轲私下里钦慕已久”,荆轲开口说道,他很洒脱,既然已经接受了这个任务,便带着必死的决心前去,无需多愁善感:“我只恨不能与相国早日相遇,说不定你我还可结为兄弟。”

    “荆兄弟,这杯酒为你送行”,楚歌从桌子上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荆轲大笑,同样从长桌上饮尽一杯酒,接着将杯子掷于地上,摔了个粉碎。

    “承蒙相国不弃,今日临行之时,我还能多了个异姓兄弟,也算是弥补了心中的遗憾”,荆轲笑道,他年岁不大,但是却很是豪迈,有种生死不放在心上的感觉。

    一旁的高渐离更是作歌以和,正是那首易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