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笔迹>奇幻小说>金玉败絮 > 一、
    孟子卿将水倒进水缸里,顺道将因昨夜大风刮了满院的落叶扫到一旁,他这才直起身,向着坐在屋檐下的老人喊道:“廖婆婆,水缸灌满了。”

    廖婆婆点头,颤颤巍巍答应着:“诶,好、好,好孩子。”

    孟子卿心底轻叹,时值季夏,萍城大名鼎鼎的易府诚邀天下豪杰共赏芙蕖花开,泛舟湖上,有能力的才俊可从湖中摘走一支花,美其名曰折花会。坦白来说就是寻了个赏花的由头举行比武大会,让各个心比天高的名门子弟互相交流感情。

    他孤身一人来萍城赴会,虽说是赴会,但他和豪杰英雄却沾不上边,他只是江湖中泛泛的一员,上赶着来凑个热闹罢了。孟子卿也不是什么名门正派的弟子,他的师傅仅仅是一个有着些许武艺傍身的心善老头,收养了几个居无定所的可怜孩子,比起话本中的大侠更像个农夫,屋后还有些田地种着青翠的蔬菜。

    孟老头本想让孟子卿带着小师妹和小师弟一起来见见世面,小师妹孟子珏婉拒,想要留下来照顾师傅;小师弟孟子煜虽然长在武师门下,却无心武学一心醉心于史书典籍,无奈之下只有孟子卿一人出发。

    师承武林宿老,年纪轻轻便在江湖上闯出一席之地的骄子们受邀住进了易府安排的别院中;即便是一般门派的普通弟子也有师门给的银钱安置住处,城里的客栈早早便满了员,易府手握租契赚得盆满钵满。

    孟子卿没有能出名的本事,也没有光鲜的师门撑腰,连荷包里黄白之物也少得可怜,他的师傅能把弟子们养大已是不易,除去生活所需,勉强拿了一些出来充当路费。他手头拮据,自然不可能去客栈休憩,于是在城中四处寻找地方投宿,这便遇到了廖婆婆。

    廖婆婆年纪大了,精细的活计做不成了,只能卖些不耗心力的简单玩意儿。于是孟子卿在路上看见老婆子一人坐在门口卖着由细线穿成圈的栀子花,然而栀子花香味浓烈,香得肆意大方,为多数文人骚客所不喜。花如人人如花,合该香得淡雅内秀,栀子花太俗。

    坊间虽然不太讲究这些,但是萍城富裕,文人墨客来来往往,留下不少逸闻趣事,诗歌佳作。民众长此以往沉缅于这些文人所营造的氛围里,多多少少也对栀子花带了些不喜,因此廖婆婆的生意十分惨淡,半天也卖不出去一串。

    孟子卿看老婆子顶着日头卖着廉价的花串,心中不忍,便买了一串。

    孟子卿举起栀子花环,低头深吸了一口气。他不懂那些文人,也许是俗,但是栀子花香得明白,他喜欢这个味道。

    他站在一旁给老婆子遮挡太阳,一边与廖婆婆闲聊着。人老了什么没见过,哪儿能不懂孟子卿的举动,于是当孟子卿说到正为住宿发愁时,廖婆婆便说到自家还有空房,院子里也只有她一人。

    孟子卿本想婉拒,毕竟自己也是个身强体健的青壮,对于老妪来说算是个十足的威胁。他不会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但是老年人本就睡眠浅,隔壁还住着一个随时都能谋害自己的成年男子,孟子卿怕扰得她夜不能寐。

    廖婆婆却笑呵呵地,露出没剩几颗的牙齿,浑不在意。

    “我这老太婆一没钱二没色,我都不怕,你这好男儿怕什么?”

    孟子卿沉思片刻,不再推辞。

    “承您好意了。”

    于是乎,孟子卿有了歇脚的地方,廖婆婆有了一个会帮她添水打扫院落的房客。

    孟子卿伸了个懒腰,活动活动筋骨,转身想要告知廖婆婆自己准备出门,却发现老太太已经垂着头打起了瞌睡。

    孟子卿失笑,拿起剑轻手轻脚出了门,向着郊外的树林走去,他想去练一下武。

    折花会是比武会,孟子卿想着也不能白来一趟,已经早早地登了台,也早早地被人打落下水。

    易府将比武台搭在了湖中央,出台或是力竭便是输,不可伤人,然而出台就会落水,力竭也会被人打下水,不管如何都会得个落水狗的模样。所以那些弟子反而卯足了劲儿对练,决计不肯放弃,谁也不想丢这个脸。

    孟子卿尽力了,但也没能在对手手里过上几招便匆匆落水,他的对手长舒一口气,庆幸运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