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笔迹>灵异小说>大唐官 > 16.阿藏至府中
    韦执谊主张站在韩滉方,他的旗帜很鲜明,漕运权和利权被朝廷收归,对我们兴元府绝非是好事。

    因为这两权力在韩南阳手里,每年起码可以保证大批钱粮能用在西北的边防上,我唐也有底气和西蕃继续对抗下去。

    若收归朝廷,实则等于全被张延赏掌控,而张向来是议和派,一旦政权和财权都归他手,西北边防一度取得的大好形势很可能会毁于一旦。

    然则刘德室、李桀等都持对朝廷恭顺的态度,韩滉毕竟是臣子,朝廷则毕竟代表皇帝的态度,道义上完全占据优势,兴元府如公开附和韩滉,恐会遭逢同样不利的舆论结局。

    可兴元尹高岳则踱来踱去,倾听着各位的意见,也在不停地思索着对策。

    其实今天的这个局面,他还在京师的时候,皇帝也好,萧昕也罢,都不同程度地提醒过他。

    尤其是皇帝曾暗中的提醒,说明李适还是把自己真的当“天子门生”的。

    按照公义情理,他应该站在皇帝这边。

    所以高岳拍板表态,马上如有任何事,兴元府唯长安是从。

    韦执谊大为不理解,而韦皋的兄长,兴元副使韦平也颇有不赞同的脸色。

    高岳也不阐述他这样拍板的理由到底是什么,而是坐回到书案前,提起笔来,写了两份信件,写好不给任何人过目即封好,一封是给东川杜黄裳的,他是韦执谊的岳父;另外封是给西川韦皋的,他是韦平的弟弟。

    “见到这两封书信,二位节帅自然有分晓。”高岳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