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笔迹>历史小说>山河泪淞沪抗战 > 第十六章 庆典
    “孙院长恐怕也干不下去了。”张群摇摇头,现出对世事一塌糊涂的不满。

    陈群当然知道孙科当前的处境,但他不愿意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他要看看张群对当前南京政府动态作何分析,他说:“孙院长干不下去了谁会来接手呢?”

    张群看了他一眼说:“一切照旧,请民国三老重新出山。”

    “三元老虽然有能力支撑时局,但蒋先生就因为东北问题被赶下台,他重新上台能把东北问题解决吗?”陈群认为三元老在党内有支持者,但在民众中不孚众望。

    “谁也不能解决东北问题。”张群断然说:“日本人不会吧吃进肚里的肥肉吐出来。”

    陈群望着无官一身轻的张群,他原来可不敢说这样坦诚的话。官帽可真是个束缚人的东西,有了它就像戴着草帽走在风浪里不能放开手脚走路,时时担心帽子会被风吹落。

    陈群说“日本人吃掉东北也罢了,为何还要到内地寻衅肇事?特别是最近在上海不断闹事。”

    张群望了一眼悬挂在礼堂天幕上的总理像,中山先生那愁眉不展的样子似乎是对未来的忧虑,愁眉下瞪圆的双眼又似乎是对不肖后人的不满。张群不禁把目光从总理遗像上移开,他不无沉重地说:“你见过狗咬人吗?”

    陈群茫然地点点头。

    “当狗咬你的时候你一味地躲避、逃跑,它会咬的更凶,追得更紧,但当你拿起棍棒,捡起石头予以还击,它就会退缩,你把他打得越狠,它就越觉得你厉害,甚至以后见着你就夹着尾巴绕道走了。”张群对陈群笑了笑“日本人占了东北,中国人不放一枪就往关内跑,这怎么不叫日本人放心大胆的到内地来闹?”

    陈群问:“上海日本和尚事件会扩大吗?”

    张群说:“我希望它不要扩大,但可能吗?以现在日本人的野心他们会这样想吗?”

    “如果扩大,会不会演变成武装冲突?”陈群对这个问题表示很关切,现在大家也都在议论这件事。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会不会演变成武装冲突,而是演变成武装冲突后我们该怎么应对,日本人已经在向上海增兵了。”

    “啊”陈群对上海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就像南京政府对上海的事不上心一样“中日两国会在上海打起来?”

    张群心情沉重地说:“这就要看驻沪的十九路军怎样了,如果蔡廷锴将军像张学良一样只会跑路,这个仗就打不起来了........”

    陈群还想问问在上海的日本人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些事,但话到嘴边又忍了回去,他实在是问的太多了,张群似乎明白了陈群在想什么,沉默一会儿说:“我是考虑到自己即将离任,要不日本人在四川路、三友实业社干的那些事,我肯定会支持上海民众的抗击行为,但我马上就要离任了,闹出乱子来自己一拍屁股走了,留给下任乱摊子,人家会怎么想,怎么说........”

    张群这话到底有几分真实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已经九点多了,礼堂里来了不少人,吴铁城招呼陈群、张群及谈兴正浓的孔祥熙、褚民谊等人上台就坐。张群上台坐主席台是因为他要在庆典上发表告别发言,张群问陈群:“汪夫人没来真的是因为生病?”

    “也许是吧。”陈群诡秘地笑笑说“说是那天陪汪先生去中山公园谒陵受了风寒,但南京人很清楚,汪先生和汪夫人这次进京恐怕是为了权事,那里现在争斗得很厉害,汪夫人是汪先生的智囊,她能来吗?”

    这时进来几个军人,其中一位器宇轩昂的年轻人是上海税警团的团长王庚,年轻有为,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的高材生。离他不远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军人,他不事张扬,一进礼堂的门就脱下披风斗篷把它搭在手臂上,不声不响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坐下,吴铁城看到忙过去招呼。陈群说:“那不是十九路军的蔡廷锴军长吗?”

    张群点点头:“日本人闹,可能就是冲着他和他的十九路军来的。”

    “为什么”

    “十九路军在上海驻军尽管是象征性的,但它的存在一方面可以给当地人壮胆,也可以给外国人以威慑。”张群说“十九路军进驻上海是在去年十二月初,这也许是孙院长为了实现积极抗日的承诺吧,十九路军就驻扎在日本租界旁边,这使得日本人很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