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笔迹>仙侠小说>影策途 > 第二十章 君王试探
    等到这两万守军彻底走远后,康肃才下达第二条命令:“八处郡县抽调的三万军将,把谷内的蛮兵们带往漴渊岭腹地看押,那里有骑兵劫来的牲畜群,可以作为这些俘虏的口粮。”

    这些郡县兵马虽然不清楚怎么回事,但军令如山谁也不敢违抗,于是三万将士立刻行动,将谷内近二十万蛮兵押解出山,开始向漴渊岭进发。

    “那忽纳卓呢?”有些人忍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他才是此番最大的敌帅,可康肃的命令中却并未提到此人。

    康肃蔚然一笑,让夜落将忽纳卓单独带到隐蔽处看押,具体位置不得透露给任何一人,而后亲自警告豪拓:“忽纳卓在本帅手上,你若是敢带人反抗,本帅第一个宰了他,然后将他的人头送去单于王庭,告之整个蛮族,因为你们的鲁莽害死了他,你们觉得以蛮族人对忽纳卓的尊崇,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会如何对待你们的家人?”

    豪拓气的青筋暴露,忽纳卓在蛮族的地位堪比单于,而且也是他的出现才让蛮族在塞外强盛至此,若是这样的消息真传回去,害死忽纳卓的人全家都会被蛮族王庭斩杀枭首。

    更何况即使没有这层关系,这将近二十万蛮兵也不会置忽纳卓的生死于不顾,毕竟在峡谷内他们也曾甘愿与忽纳卓同生共死。

    尤其是豪拓,他对忽纳卓的忠心无人可比,若是没有忽纳卓,也绝不会有今日的他。

    康肃也正是想到了这层关系,才得以控制住这些蛮兵,否则单凭那三万郡县兵马,还真不一定看得住近二十万大军。

    身旁的将军们立刻执行,豪拓纵有万般不愿,也只能跟着押解的队伍向漴渊岭进发。

    康肃则秘密安排人,在行军途中将忽纳尔的三百名亲兵放走,要做出他们是自己逃跑的样子,而这些人当中的一个主要蛮将,则由忽纳尔亲自叮嘱,在关外十里处带人等候。

    做完一这切,康肃张弓搭箭,亲自将一支点燃的箭矢射进峡谷内,刹那间整个峡谷漫起冲天大火,炽热的高温将谷内的一切猛然吞噬,即便蛮兵们已经被押解着走出很远,依然能感受到身后那炼狱一般升腾的火焰。

    就连已经走出几十里的两万守军,在看到这冲天大火之后都忍不住为之动容,他们不知道蛮兵们已被押往漴渊岭的事,而是以为那峡谷内被烈焰燃烧的,是那二十万蛮族生灵。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转瞬即逝,很快他们就再次踏上了回程。

    赶到北境之后自然是全城庆贺,周延掣早已备下庆功宴和功劳簿,将士们放声高歌、大贺三天。

    与此同时康肃还做了一件事,他以三军主帅的名义给康帝写去了战报,这是作为统帅在大战结束后例行的公事,信中康肃将自己私调郡县兵马奇袭蛮兵粮草的经过如实奏报。

    但在这封信的下面,康肃却单独放进了一封私信,为何会说是私信,因为这封信完全是以他个人的角度写给自己的父皇的。

    在这封信中,他毫不掩饰的说出了自己将二十万蛮兵藏进深山的事,并为康帝分析天下局势,从七国并立说到东郡叛乱,从外戚结党说到西南二军,而这二十万大军则可作为一支奇兵隐遁于朝局之外,一旦天下有变,这支大军便可趁敌不备、荡平逆反。

    康帝拿着这封信反复不停的看,越看越是震惊,而震惊过后便是兴奋,无比的兴奋,他万万没想到,这个被自己冷落在北境十多年的儿子,竟然有如此才能,一瞬间,康帝的心里便有了另外一个此前从未出现过的想法...

    站在一旁的曹世横也很欣喜,虽然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看到多日来一直郁郁寡欢的康帝喜上眉梢,这位忠心耿耿的将军也跟着满脸笑意。

    康帝看着他玩趣一笑:“你笑什么?”

    “没什么。”曹世横大大咧咧的说着:“臣下看到陛下高兴臣就高兴,嘿嘿!”

    康帝被他逗得大笑起来,随即将信递了过去,曹世横看完之后被惊的外焦里嫩,张着大嘴半天才说道:“大皇子不愧在北境苦修十余载,竟有如此谋略!但陛下为何不将这支大军公诸于世?这样一来朝中党弊迫于压力便不敢随意结乱,西南二王也不敢枉生异心啊!”

    “那有何用?”康帝白了他一眼:“这些蛮兵毕竟是外族,西南二王未必会将他们放在眼里,何况就算他们有所顾忌,那朕驾崩之后呢?给少不更事的儿孙们留下这两个祸患,朕实在是于心难安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