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笔迹>历史小说>帝唐风云 > 第三十二章 民富国强
    “其二,“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蓄积多少,唯在百姓苦乐”。此言一语道出历朝历代国家兴亡之根本,希望陛下能够时时刻刻以百姓为本,励精图治。”

    “其三,“动人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陛下应该吸取历史教训,“俭以息人”,“俭”“养”诸王之德,不可对诸王“溺于私爱”,而应该是“预为节制”,以防止诸王养成嚣张跋扈的纨绔之风。”

    “其四,我朝对于刺史、县令等直接临民之官的选拔颇为草率,刺史多是选用武将,而县令一般都是京官政绩考核不佳者,甚至于偏远地区的官吏都是随意所选,这些人不但不懂得治理地方,有些甚至反过来去欺压、剥削百姓,“天下以人为本”,若是各地的刺史、县令都能够做到在其位、谋其政,那么天下大治的局面也就不远了。”

    房玄龄面带笑意,将《陈时政疏》之中的四条主要谏言解读了出来,紧接着颇有些感叹看着马周的说道:“君之才,深不可测,若是在朝,当为朝之栋梁,若是在野……”

    后面的话,房玄龄没有继续再说下去,因为他比谁都清楚,李世民不可能放过马周这样的大才的,而马周敢冒着逾越朝廷体制的罪名前来参加朝会,也早就已经表明了他的心思。

    “玄龄之言,令朕恍然啊,诸位爱卿以为,当授予马周何职?”

    李世民开口说道,显然是准备重用马周了。

    “陛下,马周之才,纵然是臣也自愧不如,其《陈时政疏》所奏言之事,当为我大唐今后十年的施政大纲,如今尚书省右丞一职尚有空缺,依臣之见,可由马周担任。”

    尚书右仆射,莱国公杜如晦开口说道。

    只是杜如晦的建议,却是让朝堂之上议论纷纷,这尚书右丞可不是一般的官职,它不仅仅是正四品的官衔,更重要的是,尚书右丞一职基本上就是未来的尚书省左右仆射,说白了,这个职位就是留给未来的宰辅的。

    “陛下,臣以为莱国公此言极为不妥,马周此前不但有任何功绩在身,而且如今还是一介白身,而尚书右丞乃是正四品的官职,若是如此提拔,恐怕难以令朝野信服。”

    御史大夫卢本生开口奏道。

    对于卢本生来说,马周有多大的才能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但是马周却是萧扬举荐的人才,而萧扬跟他们卢氏之间,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可能和平相处,所以卢本生现在要做的就是阻止马周担任尚书右丞,哪怕他知道凭借马周的才华,他最多也就压制一时,可就算是如此,卢本生也不会让他得势。

    “卢御史此言差矣,马周之才,我等都已经见识了,此等大才自然不能够循规蹈矩,陛下今日不但不追究马周未经传召便前来贤德殿,反而如此提拔重用,不仅仅能够向朝野表明陛下求贤若渴的决心,更是能够展现出陛下宽广的胸怀。”

    杜如晦的性子何等果决,再加上他身为尚书右仆射,当朝宰辅,既然已经决定了,那么自然是要坚持到底的。

    “可是从一介白身,一下子就提拔到正四品下的尚书右丞,这其中可是跨越了五品二十三阶,如果说这马周有功绩在身也就罢了,可是仅仅凭借着一篇奏疏,就要如此提拔,这如何能让朝野上下信服?”

    卢本生丝毫不愿意退让,他是绝对不能够让马周得势的。

    “要我说,你们二人就不要再吵了,还是看陛下如何决断吧。”

    房玄龄很不厚道的将这个皮球踢给了李世民。

    卢本生跟杜如晦于是同时将目光转向了坐在上首的李世民。

    其实关于马周的任用,卢本生跟杜如晦两人说的都有道理,如今两人各执一词,僵持不下,李世民是犯了难,不知道该如何决断。

    这个时候,刚刚被萧扬拾掇下去的魏征再一次的站了出来,他开口说道:“陛下,马周之才,我等都已领教过了,但是臣觉得,对于马周的任命可以稍稍延后,等陛下考察过萧扬的才能以后,两人可以同时任命,陛下觉得如何?”

    “玄成这个主意不错,那就等朕考察完萧扬的才干以后,再对二人一起任命,诸位爱卿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