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运输队里的宝柱,玉柱,王良他们都找了过来。
主要是让他们去周边的村子里,挨家挨户的说这个事,做宣传。
原本是想要些在纸上直接贴通知的,可是考虑到这十里八村,尤其是那些小村子,几乎一个村都是文盲。
杨若晴还是打算节省点纸笔好了。
然后,她自己又跟棠伢子一块儿,去找了里正和几位村老。
让里正和几位村老出面,再去周边的村子找每个村子的里正说这个事。
让每个村的里正再去跟各自村里的村民宣传这件事。
“因为咱村是有史以来头一回办学堂,为打算这第一个季度,所有过来启蒙的学生,一律免除学费。”
“让他们先免费试读一个季度,有要接着往下读的,从下个季度再开始收取学费。”
在去边上其他村子造访和动员的路上,杨若晴跟里正和几位村老交流着自己的意见。
“当然,在学校吃住的学子,食宿费是要收取一些的。”
“等到他们念了一个季度,感受到念书的好处后,下个季度肯定还会再来。”
“里正伯和几位爷爷们,觉着我这打算成不?”杨若晴最后问。
里正笑着道:“学堂是建的,老师是请的,又免费给大家伙儿试读一个季度,这摆明着是给大家伙儿占便宜啊,咋还有不成的理儿?”
其他几位村老也都是人精,只笑着附和。
杨若晴听到这话,也微笑着点头:“成,那等会咱就照着这说辞来动员。”
……
一连三天,前来学堂报名的附近村子的村民,都差点把学堂前面的那条路给踩平了。
杨若晴,骆风棠还有杨永仙三个轮流坐镇学堂,接待前来报名的村民们。
把学子的姓名,年纪,家庭住址,分别登记在册。
然后,再根据学子们的年纪和家庭住址,再进行分班。
“原本以为能招收到二十个学生,没想到来了将近六十个,实在出乎我的预料啊!”
学堂里,杨永仙把手里那本学生的花名册递给杨若晴看,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