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鸣赶紧道了谢。
少年就带着二老爷和文鸣一路过去。
路上,二老爷就和少年叙话,也知道了少年的名姓。
这少年名唤卫恺早先家世很不错,也是书香门第出身,他祖父还曾拜过相。
只是卫恺自幼失怙,如今跟着寡母过活,虽说祖上也传了家业,但到底人口有些凋零。
二老爷一边走又一边考较卫恺,卫恺自幼聪慧,做学问是很有一套的,不管二老爷问什么他都答得上来。
这让二老爷对他印象特别好。
等见到董山长,二老爷又打听卫恺的课业,知道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考中了秀才,今年秋闱也要入场考试,有很大的把握考中举人,又说这孩子特别懂事,为人也很好,反正就是一通的夸赞。
二老爷越听越是喜爱卫恺。
等着文鸣进了书院,他自己回去的时候,就琢磨着要不然把文雅许配给卫恺。
卫恺家世不错,祖上也曾出过高官,家里也不缺钱,田产铺子也不少,文雅嫁过去不会受委屈,最主要的是,卫恺家里人少,就一个寡母还有一个幼妹,这人少就意味着事情少。
当然,二老爷也很看重卫恺,他觉得这孩子以后大有作为,现在把文雅订给他,就等于提前投资。
越想,二老爷越是意动。
等回去了,他就去找二太太商量。
二太太这边也在给文雅相看。
她其实看中了衡阳公主的嫡幼孙,想着那个孩子出身好,就算不上进,一世荣华也是有的。
结果,二老爷偏偏看中了卫恺。
二太太就有点不愿意了。
二老爷就说她“咱们家文雅心思单纯,嫁到大家大户肯定不行的,衡阳公主十分挑衅,不是个好相处的,且她家人口繁多,一家子斗的乌眼鸡似的,咱们闺女嫁过去是要吃大亏的。”
二太太细思量,也觉得很在理。
二老爷又说“我观那卫恺相貌俊美,聪慧伶俐,这孩子又十分规矩,看着也是个稳重靠得住的,家里人又少……”
反正他是夸了又夸,听的二太太都心动了。
这两口子也没和文雅说,反正商量好了就去和老太太说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