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基家的一听这话,立刻急切地道道:“孩子他爹,三爷在府里已经够难的了,你怎么还能拿他的东西呢?”
“我们虽然日子也艰难,但也不能给三爷添麻烦啊!”
赵国基见状,连忙安慰道:“放心好了,不碍事的。三爷既然给了,那就是他的心意,我们收下就好。”
他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一些,不想让妻子太过紧张。
随后,他用力踢了一脚还站着不动的儿子,示意他将贾环说的话再说一遍。
赵槐无缘无故挨了一脚,心里可别说有多委屈了,但还是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赵国基家的听完,心中的感动如潮水般涌来,泪水不禁顺着眼角滑落。
赵槐刚想转身走出去,突然手碰到胸口,想起了什么。
于是转过头,对赵国基和赵国基家的说道:“对了,父亲,母亲,三爷还给了我二两银子,说是给母亲治病的。”
赵国基一听这话,顿时怒火中烧,骂道:“你这逆子,拿了东西还拿钱,看我不打死你!”
心想,三爷已经给了这么多东西,怎么还能再拿钱呢?
这岂不是给三爷添麻烦吗?
赵槐见状,心知不妙,撒腿就跑。
父亲这次是真的生气了,得赶紧跑远点,不然真挨了打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给我站住!”赵国基大吼一声,追着赵槐跑了出去。
赵槐头也不回地大声回道:“父亲,你不追我就不跑!”
心想:傻子才不跑呢!
我又不是傻子。
于是,小巷中呈现出一幅别致的画面:中年男子怒气勃发,紧追不舍地追赶着儿子;而儿子则嬉皮笑脸,边奔跑边回眸挑衅。
尽管场面稍显混乱,但这对父子间却流淌着一种别样的温情与亲情,让人忍俊不禁。
又过了几天,检查作业的日子如期而至。
贾环带着精心撰写的文章和中秋节的节礼,再次踏入了李府。
这次,依旧是在门口等候的周小力迎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