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凯洋教授你好,鉴于你在学术研究中的成果斐然,兹有《未来》中文核心期刊,特邀请你发表物理、化学相关中文论文。本刊为夏科院、工程院主办,中文联盟高校协办,未来与生命编辑部承办的学术期刊,旨在鼓励中文论文发表——总主编:杜恪。”
拿着手中的邀请信,胡凯洋教授是左看右看。
作为开大的教授,他钻研了半辈子拓扑学,属于相关领域的大牛一员,不过距离院士还差很远,没有重量级的论文支撑。或者说,他英文并不是很好,又为人清高,不愿意找同行帮忙修改润色,所以总是过不了国外核心SCI期刊的审稿,中文论文发表了一大堆,英文论文总是在二三线期刊徘徊。
这大大延误了他的职称晋升,如今已五十五岁,才勉强评为教授。
“《未来》期刊,就是这段时间闹得动静非常大的两本期刊吧。”胡凯洋比较专心学术,外界交流并不多,但也听说了这件事。
杜恪、中文联盟高校、权威编审与普通编审,总之学术圈内热闹不已。
胡凯洋已经听说,有一大批院士以院士的徒子徒孙,似乎要在私下里串联,没有公开表示,但暗中要抵制《未来》与《生命》。一份由国院号召的中文核心期刊,其中的利益太大,尤其是学术门户之争,又涉及到职称评定等切身利益,院士们也不能无动于衷。
“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本来就不受‘洋墨水’的待见,中文核心期刊,又是杜恪当总主编,我肯定要支持!”胡凯洋没见过杜恪,或者说没在现实中见过杜恪? 但对学术成就爆炸的杜恪是相当信服。
当即? 放下邀请信。
他就从电脑中调出自己正在修改的一篇英文论文,今年就指望这篇论文发外文期刊的? 正在反复修改英文内容。看了好一会? 他才开始重新写中文论文。比起写英文时抓耳捞腮,写中文论文对胡凯洋教授来 简直就是信手拈来,洋洋洒洒就是一大篇? 三天之内搞定。
修改润色算在内? 也就花了一个星期。
“呼!”
“投了!”
胡凯洋教授直接在电脑上寄出自己的论文。
……
“老严,这两天辛苦你了啊。”杜恪来到电子流实验室,对副主任严嗣同表示感谢。
严嗣同点点头:“没事,我反正最近也没有好的研究项目? 可以抽时间帮你审稿。”他已经受邀担任了《未来》编辑部的一员编辑。
《未来》期刊草创? 编辑部也是杜恪联系熟人,先拼凑出一个临时的班子,先把投稿初审一遍,然后交给同样是草创的普通编审委员会进行同行审议,最后汇总到他这里? 进行最后的终审——他还有花海基地的几位院士作为后盾,审稿这种事难不倒他。
现在就是一边招人? 一边邀请发表论文。
别看私底下各个学阀都在串联要搞抵制,但实际上暗中向杜恪投诚的不要太多? 尤其是年轻的学术小牛们,这难得一见的机会根本不可能放弃。
所以所谓的阻力? 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至于《生命》期刊? 辅助医学院的院士们? 就是现成的助力,拿着杜恪的经费,怎么会不给杜恪面子。所以《生命》期刊反而比《未来》期刊更顺利,已经收到了大量的中文论文——很多一线医生,又要手术又要写英文论文,着实辛苦,所以有了中文核心期刊,这工作量一下子就节省了太多。
基本上一线医生,都拥护《生命》期刊。